臺灣發生多起海豚擱淺 白海豚死因尤受關注
中新社臺北2月9日電 新北市八里海域9日發現3只糙齒海豚擱淺,經檢查均為活體且狀態穩定,救援工作已經展開。近期,臺灣發生多起海豚擱淺,包括1只白海豚擱淺死亡。
據《聯合報》、中央社等媒體報道,3只糙齒海豚疑因追食而脫離群體并擱淺。經救援人員檢查,海豚健康狀況尚可,但因海象不佳,將送往基隆安置、擇日放歸大海。
今年1月初,曾有2只花紋海豚擱淺于高雄市竹子溪北岸,其中1只被發現時已明顯死亡。同月下旬,臺南市安平漁港發現一只白海豚擱淺且已死亡。該只白海豚體表有數處異物纏繞傷疤及慢性微生物感染,專家綜合分析為急性死亡。
白海豚十分珍稀,這起死亡案例引起關注。據《聯合報》報道,有環保團體隨后指出,自2009年以來,臺灣已出現9只白海豚死亡,保育處境非常艱難。臺灣大學獸醫專業學院副教授楊瑋誠表示,該只白海豚身上的傷疤多是生前被網繩纏繞所致,這是臺灣海域的白海豚群體面臨的威脅。過去研究發現,臺灣海域的白海豚超過八成身上有異物纏繞傷痕,約六成可觀察到皮膚病灶。在外傷及伴隨而來的肌肉骨骼感染等長期影響下,個體生存能力減低。
另據臺當局“海洋保育署”統計,2019年臺灣沿海發現150只鯨豚擱淺,2020年為161只,2021年前三季度為106只,三年總計417只。其中發現時已死亡的有373只,比例高達89.4%。(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