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
香港+852-23668288
大陆+86-13802512911

新闻线索 商务合作请联系:
hkctct@gmail.com
联系
我们
下载
APP
返回
顶部

修改密码

台湾,不做游弋海洋的无舵之船
  • 2025-02-24 17:25:00
  • 作者:邢云超
  •    

栉风沐雨逾千载 击波斗浪现辉煌

 

台湾作为历史、经济及文化多元的“海洋之舟”,纵跨欧亚大陆东南边缘温带与热带,是南向航行的物种之舟,又是黑潮环绕的海洋文化重要载体。台湾舟楫的演进与荣枯自史前就显著影响其原住民的迁徙拓殖、文化交流、贸易往来及海权扩张。闽南及粤东大批居民一度筚路蓝缕渡过风急浪高台湾海峡于明末清初移垦台湾,形成以汉民族为主体的多维社会。

 

随着东西方两大贸易体系碰撞,台湾成为中国连接海外经贸重地。中国东南沿海海商依托地理优势,成为这一广阔海域贸易主导。作为东南海防最前沿,台湾因此也成为中国海防战略要地。万历末年,明廷福建官方已在台岛驻兵屯垦并于1618年设置城堡。18世纪初期,大陆人口剧增,漳州、泉州居民为发展和谋生蜂拥而至,移民高峰令台湾 “糠谷之利甲天下”。

 

台湾经济的迅猛发展,加快了陆台间手工艺品输入及农产品输出之繁荣场面,台湾港口聚落及航运贸易如日中天,大陆文化及儒学教育在清政府统一台湾后便在岛内广泛推行,设置府学和县学同时,私学、义学、私塾乃至更高层次书院星罗棋布,儒家思想备受推崇。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台湾省之后,科举制度促进中华文化在岛内普及和传播。台湾人才辈出,社会日臻进步。

 

19世纪中叶,日本及英、美、法觊觎台湾地缘优势和繁荣商贸,拓展经济利益,开设商埠洋行,强权殖民掠夺,垄断岛内市场。美国亦跃跃欲试,构筑亚洲帝国,其东方舰队进入台湾水域并在台建立美国移民区。美国驻华署理公使田夏礼(Charles Denny)1888年视察台湾洋务运动,肯定台湾得益于茶、糖、樟脑等丰富物产。其海洋文化的开放、创新和海纳百川之风气已经快速推进台湾现代化。

 

国际风云多变幻 命运多舛难主宰

 

台湾社会的发展始终延续着中华文化的传统,即使在日本侵占的五十年间,基本情况依然未变。台湾的开拓与发展史凝聚着包括岛内少数民族在内的中国人的血汗与智慧。1943年中美英「联合宣言」确定「三国之宗旨在使日本所窃中国领土归还中国」,嗣后,台湾在法律及事实上已归还中国,但国共内战,尤其是域外势力的介入,形成地方割据,令台湾问题再度复杂,岛内居民陷入困扰与不安。

 

美国政府基于全球战略及本国利益,出人出钱助力中国内战,一九四九年美国国务院发表的「美国与中国的关系」白皮书承认,「中国内战不详之结局超出美国政府控制能力,这是不幸之事,却亦无可避免」。一九五四年美国与台湾签订「共同防御条约」,为台湾提供保护伞并持续干预中国内政,致使台海地区长期对峙,台湾问题自此亦成为中美两国间重大争端。

 

1955~1970年,中美逾百次大使级会谈,但未能在缓解与消弭两岸紧张上取得进展。中国大陆发展壮大及国际形势动态发展背景下,联合国大会于1971年2758号文件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代表权。中美联合公报承认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一部分,但中美建交不足三月,美国国会通过「与台湾关系法」,对国际法原则及中美建交公报构成重大挑战,台湾前途命运再度遭遇考验。

 

长期以来,两岸在政经及文旅诸领域有遥望有期盼亦风风雨雨,历经磨难。大陆调整对台政策,释放友善,推进交通、邮电、文体及学术发展,绿营虽恢复与大陆智库层级接触,两岸互动仍受侷限。台坚持凡事先交小两会,往来受阻,恢复观光之日一眼望不到边。信任机制坍塌及沟通平台破坏,台湾在不确定国际环境和大国博弈间,像无舵之船摇摆不定,左顾右盼,随波逐流,渐行渐远。

 

美台互动埋隐患 台湾命运难预见

 

继2022年5月28日美国国务院更新 “美台关系”页面,2月13日,其官网再度更新“美台关系现状”并删除“不支持台湾独立”字眼。稍前沸沸扬扬被观察家视为打破外交程序的中美“密谈”或者民间谑称的所谓“交易”正徐徐撩开面纱,川普中美关系之台湾问题2.0版似乎亦逐渐浮出水面。针对是次更新,台湾各界及国际社会密切关注,甚至有学者称美国利用台湾筹码向大陆“敲竹杠”,搞诈骗。

 

值得一提的是,新页面“反对任何一方片面改变现状”之表述亦囊括“不支持台独”意涵。台当局各执政党长期主张“台湾前途由台湾人民意愿决定”,但“符合两岸人民能够接受的方式 ”表述似乎又暗示美国认同大陆对台湾前途话语权:台湾未来并非2300万台湾人单独决定,解决台湾问题靠两岸,国人皆有资格发表观点。21世纪,人类似乎再入丛林时代。川普价值观或昭示世人:实力说了算。

 

自古以来,台湾先后八次回归大陆。自三国孙权派诸葛率甲士万人收复台湾到隋炀帝三度派兵征讨,将久分的台岛重新纳入华夏版图;从元朝设立澎湖巡检司行政机构到明万历民族英雄沈有容歼灭来犯倭寇;从公元1661年南明将领郑成功驱逐荷兰殖民者再到民国时期,中国重新收复台湾,结束日本在台长达50年统治。以铜为镜,可正衣冠;以古为镜,可知兴替。

 

美俄就俄乌冲突举行谈判,川普普京点对点「冗长且富有成效」交谈制造了国际观感。作为直接参与者甚至当事方竟与谈判无缘,美乌隔空指责,颠覆全球与论,成为民间笑谈。不管美方是否像与北京打破外交惯例那样非常规“暗箱操作”,但作为被美国助燃的乌克兰,遭俯视被边缘显而易见。乌克兰对美不满令人想象台湾或正在复制乌克兰,陆台关系貌似即将成为俄乌问题一戏两演之翻版。

 

今日之台湾,不宜掩耳盗自欺欺人。民进党要  “台独”又向外国乞怜,缺失定力及方向感。两岸问题上在野党扈从外部势力,惧怕抗争,遑论进取和求变。川普政府主张发展经济和战略收缩,同时不断释放复杂信号,其中所谓“弃台”条件传播广泛,与“台独”立场“互不隶属”相互交织,台海局势因此愈加凶险。“倚美谋独”,“以武谋独”渐成气候,大陆持续深入强化统一两岸的意志下的台湾命运因之日益难预见。

 

全球秩序渐瓦解 中国思维或凸显

 

正当国际社会困扰与川普一言一行及其国际事务中的出其不意,2月18日俄美决定成立消除刺激两国关系因素咨询机制。俄美沙特阿拉伯会议讨论修复双边关系,同意恢复使馆人员配备及北极地区共同问题。俄“消息报”稍前披露俄将参与北约国家印尼演习,受国际政治及美国思维影响下的“重大转变”说明俄在亚太存在已经升级,为东北亚及台海问题日后应对埋下伏笔提供。

 

第61届慕尼黑会议近500位全球思想领袖及高级决策者聚焦安全挑战、国际秩序、地区危机及跨大西洋伙伴关系。美欧矛盾升级,美俄对话引发欧洲焦虑,北约解体或是时间问题。“慕尼黑报告2025”指,川普“领土掠夺”显示美国“不再被视为世界秩序稳定之锚,而是正在放弃全球领袖地位”。世界多极若隐若现,中国亦面临历史机遇及突围窗口期。拉近欧洲,团结各地料将推动中国倡议进入国际体系。

 

中国大陆正在全球范围以国际大义和共同体命运为基础强化全球舆论,通过外交与外宣提供全球公共产品,借助一带一路,金砖成员及南方国家在涉台问题上争取外援已成事实。而在岛内,越来越多民众从国际大局着眼,直面乌克兰被边缘谨慎评估台湾。美国就安全索台保护费、对台积电和电子产业强势干预乃至强行交易之苛刻关税条件、均正在加速度集聚岛内民众对美国政府负面情绪和极大反感。

 

川普对盟友所谓“背叛”和万斯“炮击”欧洲价值观令德国、法国及波兰等召开紧急会议因应美国对欧洲的强硬立场并关注美国对欧政治及外交战略疏离。泽连斯基甚至呼吁建立统一欧洲军队。法国右翼国民议会党团主席勒庞参加马德里“欧洲爱国者 ”集会称不应 “屈从于”美国而与川普保持一致。欧洲单干及南方崛起佐证了国际关系之实践机制依然适应多极化全球现实。

 

台湾抉择当其时 审时度势待戮力

 

川普新政启动貌似所向披靡,但其国际影响在北美扩张及全球关税对弈中快速消弭,其主导全球、应对地区危机的欲望亦力所难及。俄乌谈判及中东问题拖后腿,聚焦亚太及台海依旧鞭长莫及。川普团队鹰派咄咄逼人,但如何平衡两岸关系难预期但利用两岸矛盾,陆台通吃成事实。美国利益最大化因面临信任危机或遭遇冲击。川普总统弃台势之所趋,赖清德仰仗美国新政府反华内阁走向深海或迷途难返,事与愿违。

 

两岸是秉承命运与共,一致对外,还是彼此指摘、互相拆台是历史重大转折关键之举。倘若民进党不能识时务顾大局,冒天下之大不韪,反其道而行之,甚至不惜将川普上台自我臆想成「联美谋独」战略新机遇,必将遭遇诱惑陷阱,步乌克兰后尘,复制俄乌危机,葬送台湾人民福祉。在历史洪流中如若不能站稳脚跟,势必在美国务实对台政策中被矮化,直至在时代大潮荡涤下,苟延残喘,奄奄一息。

 

是持合作而非对抗思维西向靠岸,突破藩篱,逼退外力,还是冒风险孤注一掷,驾驭无舵之舟游弋太平洋,东向投靠域外势力,当属政治家胸怀大义试金石,亦是时势造英雄之战略契机;是台积电赴美还是脱离大陆奢望融入川普政府所构建的新经济产业体,甘心做棋子逆来顺受,抑或在“政治挺台”“军事保台”幻觉中终成弃子,值得玩味。分久必合乃天下大事。一统天下,是民族崛起之需,属事物发展必然规律。

 

台湾海峡已成中国内海,其领空亦是中国领空。台当局忙于最新军事布局,强调台北防御并将金门前线特种部队调迁至台北周围。台独势力敏感多疑,做贼心虚,但又折射出台湾不自信及应对能力在美国全面武装下仍不堪一击。日前美印太司令帕帕罗受访时指,解放军台海频繁演习,以之为掩护,对台“很快”施以武力,美届时将承受包括弹药数量及军备维护重大压力。「剪满弦,弹满仓」是解放军现实姿态和战略动机。

 

美国政治、政府与政策不确定性某种程度上为台湾处理中美关系提供了前瞻性与判断力,亦为两岸不被外力处心积虑分而治之所迷惑提供天时与地利。北京坚定不移推进国家统一,强化维护民族利益之意志,2024政府报告屏蔽「和平统一」关键文字,又把反台独与外来干预相提并论。北京删除“和平统一”或是敲山震虎,但另一方面,更有可能是对赖清德政府不侥幸、不妄为,把稳舵,不迷航的深度警示。

 

  (作者系香港社会学学者、国际问题专家及剑桥智库创办人)


《中华时报》致力于为读者提供客观中立、多个角度的评论分析,以及多元化的新闻报道。本网所发文章若提出批评,旨在指出相关制度、政策或措施中的错误或缺陷,目标是促使纠正或消除这些问题,通过合法途径进行改善,绝无意图煽动他人对政府或其他社群产生仇恨、不满或敌意。

本文观点纯属作者个人见解,不代表《中华时报》及本网的立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