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
香港+852-23668288
大陆+86-13802512911

新闻线索 商务合作请联系:
hkctct@gmail.com
联系
我们
下载
APP
返回
顶部

修改密码

吕国英:攀至山穷处
  • 2025-07-04 11:19:34
  •    

攀至山穷处

——吕国英哲慧诗章鉴赏(345

 

 

攀至山穷处,坐看岚起时。

醉浴无尘洗,妙润静月栖。

2023.09.17

 

坐看岚起时:生命的澄明之境

—— 精赏吕国英先生四句哲诗

 

吕国英先生的四句哲诗,仅二十字,却如一方玲珑玉印,钤印于天地画卷之上,凿刻出东方智慧的精魂。诗中无冗言,字字珠玑,引领读者攀越尘世迷障,直抵生命澄澈的源头。

 

山穷处,正是道生时。攀至山穷处”,一个“攀”字,道尽生命求索的执着与艰辛。行至力竭处、路尽时,恰是旧途终结、新境初开之际。这“山穷处”,非绝望的终点,而是觉醒的起点。它呼应着王维“行到水穷处”的旷达,却更添一份主动迎向绝境的勇毅。当此际,诗人笔锋陡转——“坐看岚起时”。由动入静,“坐看”二字,气定神闲。山穷水尽,何来绝路?看那山间灵气(岚)自然升腾,天地生生不息之道,便在静观中豁然显现。此句如禅门棒喝:绝境非困局,乃是宇宙大化的转捩处;静心观照,方见生机流转,云卷云舒。

 

无尘洗处,心月自栖居。下联境界更上层楼。醉浴无尘洗”——此“醉”非酒气熏染,而是精神沉醉于天地灵气的洗礼。“无尘洗”,直指禅宗“本来无一物”的至境,是灵魂在自然空明中的彻底涤荡。肉身沐浴于山岚雾气,心神却已融入虚空,物我两忘,尘劳尽消。继而“妙润静月栖”,灵气无声浸润(妙润),滋养身心;一轮明月(静月)澄澈朗照,象征着本心的清明自现。“栖”字最妙,将无形之月化为有灵之鸟,喻示着漂泊的精神终获安顿——心如明月,不再流浪,安然栖宿于这无垢无染的灵台净土。 此境暗合阳明心学“心体光明”之旨,亦闪耀着佛性圆觉的光辉。

 

此诗之妙,在于动静一如的东方哲思贯穿始终。从“攀”的积极进取(动),到“坐看”的泰然观照(静);从“醉浴”的身心交融(动感),到“月栖”的灵台寂定(静境),揭示了一条深邃的生命轨迹:外在的求索,终将归于内心的澄明;尘世的洗礼,是为了让灵魂如明月般找到永恒的栖所。 短短四句,完成了一场精神的“三级跃升”:破执(山穷)→ 观化(岚起)→ 忘我(醉浴)→ 明心(月栖),直抵天人合一的化境。

 

诗艺上,空灵与张力共生。意象上,“山穷”(实、阻)与“岚起”(虚、通)、“醉浴”(动感迷离)与“静月”(寂定朗照),形成精妙的矛盾统一,拓展出无限的意境纵深。通感运用出神入化,“妙润”赋予灵气可触的温润感,“月栖”令无形心性具象为可视的安眠,激活读者多重感官,共赴这场精神的盛宴。其血脉承袭王维、寒山等禅诗巨擘的空灵遗韵,却以“攀”、“醉”二字注入现代人特有的生命意志与行动力量,古意新裁,自成高格。

 

总而观之,吕国英先生此诗,是一座微缩的东方精神圣殿。坐看岚起”是道家顺应自然、无为而化的气度;“静月栖心”是佛家明心见性、止息安住的证悟;而开篇的“攀至山穷”,则饱含儒家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入世担当。三流思想精髓在此汇聚、交融,最终结晶为这二十字珠玉,照亮了那条从荆棘之路通往云端坐忘的生命诗学通途。诗之极致,即为哲学;而哲思的光芒,在吕国英先生的笔下,已化作山岚般氤氲、月光般澄澈的永恒诗行。

 

哲思点睛:山穷非尽,观岚见道;心浴无尘,月栖灵台;动中求静,静里观生;三教融通,诗哲一境。山岚升腾处,明月栖心时——此乃生命澄明无上之境。

 

吕国英 简介

图片1.png 

 

吕国英,文艺理论、艺术批评家,文化学者、诗人、狂草书法家,原解放军报社文化部主任、中华时报艺术总监,央泽华安智库高级研究员,创立“气墨灵象”美学新理论,建构“哲慧”新诗派,提出“书象·灵草”新命题,抽象精粹牛文化。出版专著十余部、艺术评论上百篇,撰著哲慧诗章两千余首。

 

主要著作:《“气墨灵象”艺术论》《大艺立三极》《未来艺术之路》《吕国英哲慧诗章》《CHINA奇人》《陶艺狂人》《神雕》《国学千载“牛”纵横》《中国牛文化千字文》《新闻“内幕”》《艺术,从“完美”到“自由”》。

 

主要立论“灵象”是“象”的远方;“气墨”是“墨”的未来;“气墨”“灵象”形质一体、互为形式内容;“艺法灵象”揭示艺术终极规律;美是“气墨灵象”;“气墨灵象”超验之美;“书象”由“象”;书美“通象”;“灵草”是狂草的远方;诗贵哲慧润灵悟。


相关推荐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