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谈生老病死
——吕国英哲慧诗章鉴赏(366)
艾 慧
笑谈生老病死,相行喜怒哀乐。
闲看恩怨情仇,坦然悲欢离合。
何叹命运罔眷,任凭人生随歌。
2020.05.06
吕国英先生的哲诗言简意赅,意境深远,充满了对人生的通透感悟和豁达智慧。
主题深刻,直指人生本相
全诗精准提炼了人生无法回避的核心体验——生老病死(生命过程)、喜怒哀乐(情感波动)、恩怨情仇(人际纠葛)、悲欢离合(世事无常)、命运罔眷(机遇偶然)。这几乎涵盖了人类存在的主要维度和困境。
态度超然,彰显豁达智慧
面对这些沉重命题,诗人以“笑谈”、“闲看”、“坦然”、“任凭”、“何叹”等一系列极具张力的动词,构筑了一种俯瞰人生、超然物外的智者姿态。这不是消极逃避,而是历经沧桑后对生命规律的深刻洞察与主动接纳。
语言精炼,结构工整有力
六句诗,每句三字引领(动词+看/叹/凭)+四字核心(人生境遇),形成稳定的节奏和强烈的对比。动词的主动选择(笑、闲、坦、任)与名词的被动承受(生老病死等)形成鲜明对照,突出主观能动性的重要。
意象鲜明,意境开阔达观
“任凭人生随歌”是全诗点睛之笔。将复杂跌宕的人生比作一首可“随”之歌,意象生动。一个“随”字,既包含顺应自然规律的无奈,更饱含融入其中、品味其韵的从容与洒脱,将超脱提升至审美的境界。
哲学意蕴,融合东方智慧
诗中蕴含了浓厚的道家“顺其自然”与禅宗“放下执着”的哲学思想,强调在洞悉人生必然的缺憾与无常后,选择一种不怨不尤、不喜不悲、自在随缘的生活态度,达到内心的平和与自由。
吕国英此诗,以精钢淬火之语,锻人生百味为六句箴言。直面生老病死、恩怨情仇之铁律,却以“笑谈”、“闲看”、“坦然”之姿傲然相对。其豁达非避世之闲逸,乃洞察生命本相后的大智慧。“任凭人生随歌”一语,化沉重宿命为轻盈乐章,道尽东方哲思中顺应自然、心游物外的至高境界。字字千钧,意蕴悠长,堪称现代人安顿心灵的哲诗典范。
这首诗的价值在于它用最精炼的语言,道出了最普遍也最深刻的人生体验,并给出了一个极具智慧和精神高度的应对方案——以主动的超然、审美的态度拥抱生命的一切,包括其必然的缺憾与无常。它是指引心灵通向自由与平静的一盏明灯。
附
吕国英 简介
吕国英,文艺理论、艺术批评家,文化学者、诗人、狂草书法家,原解放军报社文化部主任、中华时报艺术总监,央泽华安智库高级研究员,创立“气墨灵象”美学新理论,建构“哲慧”新诗派,提出“书象·灵草”新命题,抽象精粹牛文化。出版专著十余部、艺术评论上百篇,撰著哲慧诗章两千余首。
主要著作:《“气墨灵象”艺术论》《大艺立三极》《未来艺术之路》《吕国英哲慧诗章》《CHINA奇人》《陶艺狂人》《神雕》《国学千载“牛”纵横》《中国牛文化千字文》《新闻“内幕”》《艺术,从“完美”到“自由”》。
主要立论:“灵象”是“象”的远方;“气墨”是“墨”的未来;“气墨”“灵象”形质一体、互为形式内容;“艺法灵象”揭示艺术终极规律;美是“气墨灵象”;“气墨灵象”超验之美;“书象”由“象”;书美“通象”;“灵草”是狂草的远方;诗贵哲慧润灵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