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维莫论道
——吕国英哲慧诗章鉴赏(365)
艾 慧
异维莫论道,未醒勿言渡。
聚散穷无常,随缘尽如故。
2023.10.31
吕国英先生这首五言哲诗短小精悍,蕴含深邃哲理。笔者试作如下精赏——
开宗明义,境界高远
“异维莫论道”:开门见山,点明认知差异的根本性。“异维”喻指不同认知层次、境界或维度。直言在不同维度(境界)之间,无法真正探讨“道”的本质。强调“道”的领悟需建立在同频认知之上,否则徒劳无功。
“未醒勿言渡”:承接上句,聚焦个体状态。“未醒”指未觉悟、未明心见性。“渡”有解脱、引导、超越之意。告诫未觉悟者,自身尚在迷途,谈何引导他人?强调自觉是觉他的前提。
洞察本质,超然应对
“聚散穷无常”:深刻揭示世间万象的本质规律。“聚散”是现象,“穷”是彻底、穷尽,“无常”是核心。世间一切相聚离散,究其根本,皆由“无常”法则驱动,无法抗拒,亦无法预测。
“随缘尽如故”:提出面对无常的智慧态度。“随缘”非消极被动,而是顺应规律,不强求、不执著。“尽如故”是核心:在顺应中,保持内心的本真、安定与从容(“如故”)。无论聚散流转,内在的觉性、本心始终如一,不受扰动。
核心哲思
认知壁垒与觉悟阶梯: 强调认知境界的差异是交流“大道”的根本障碍,觉悟是超越困境、引导自他的先决条件。
无常本质与随顺智慧: 深刻洞察世界运行的根本法则——无常,并倡导以“随缘”的智慧去应对,避免因抗拒而徒增烦恼。
内在恒定与外在流转: 在承认外在世界聚散无常的同时,指向内在精神(本心、觉性)的超越性与恒定性(“如故”)。这是面对纷扰世界得以安顿的根本。
艺术特色
语言极度凝练: 四句二十字,字字珠玑,高度浓缩哲理。
对比与递进: 前两句(异维/未醒 vs 论道/言渡)形成否定性对比,后两句(聚散无常 vs 随缘如故)形成解决性对比,逻辑清晰递进。
意象抽象而深邃: “维”、“醒”、“渡”、“聚散”、“缘”、“故”等词,承载着深厚的哲学与宗教内涵。
境界超脱: 全诗透出一种看透世相、超越执著、安住本心的超脱与豁达。
吕国英此哲诗,以金石之笔,凿破认知藩篱(异维莫论道),点亮觉悟明灯(未醒勿言渡);洞穿世事幻相(聚散穷无常),昭示安心法门(随缘尽如故)。它既是勘破迷障的慧剑,亦是安顿心灵的圭臬。其价值在于:以极致简练的语言,揭示了认知的层级性、觉悟的根本性、世界的无常性以及应对的核心智慧——随顺外缘而持守本真。诗中蕴含的佛理禅机与道家智慧,指向一种超越纷扰、回归内在安定的生命境界。
附
吕国英 简介
吕国英,文艺理论、艺术批评家,文化学者、诗人、狂草书法家,原解放军报社文化部主任、中华时报艺术总监,央泽华安智库高级研究员,创立“气墨灵象”美学新理论,建构“哲慧”新诗派,提出“书象·灵草”新命题,抽象精粹牛文化。出版专著十余部、艺术评论上百篇,撰著哲慧诗章两千余首。
主要著作:《“气墨灵象”艺术论》《大艺立三极》《未来艺术之路》《吕国英哲慧诗章》《CHINA奇人》《陶艺狂人》《神雕》《国学千载“牛”纵横》《中国牛文化千字文》《新闻“内幕”》《艺术,从“完美”到“自由”》。
主要立论:“灵象”是“象”的远方;“气墨”是“墨”的未来;“气墨”“灵象”形质一体、互为形式内容;“艺法灵象”揭示艺术终极规律;美是“气墨灵象”;“气墨灵象”超验之美;“书象”由“象”;书美“通象”;“灵草”是狂草的远方;诗贵哲慧润灵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