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新闻通讯社/中华时报 2025年11月6日讯(记者江坤)中国白酒国际化正迎来全方位加速期。记者从行业一线获悉,2025中国高品质美酒出口展暨第35届中国(广州)国际名酒展览会圆满落幕,展会以"中国白酒出海"为核心主题,形成中外酒类产业的深度对话平台。透过此次展会,清晰展现出中国美酒由单点布局转向集体出海的战略升级,为中国酒业全球化进程注入全新动能。当前白酒企业通过文化融合创新、政策平台借力、产品标准升级及市场策略优化等多重路径,持续拓展全球市场版图,在国际酒饮舞台上逐步构建起兼具文化特色与市场竞争力的发展格局。
文化融合破局:场景创新激活国际消费需求

文化输出成为白酒国际化的核心抓手,企业纷纷探索 “酒文化 + 本地场景” 的融合模式。五粮液,古井贡,口子窖等龙头企业率先推广 “中国菜 + 中国酒” 的搭配理念,将白酒消费深度融入国际餐饮场景。在 APEC 等重要国际活动中,五粮液以 “和美” 文化为内核,通过白酒品鉴、文化展示等形式,让国际友人在饮食体验中感受中国白酒的文化底蕴,实现品牌价值与文化内涵的同步传播。
国际合作层面也涌现创新思路。摩尔多瓦驻华大使提出,可将中国白酒与当地知名红酒搭配设计成文化礼盒,以礼品经济为切入点推动白酒在当地市场的渗透,这一建议为白酒国际化提供了 “本土适配” 的新视角,也体现了不同酒文化交流互鉴的可能性。
政策平台加持:自贸红利拓宽出口通道
政策支持与平台赋能为白酒出口注入强劲动力。海南自贸港凭借独特的政策优势,成为白酒出口的新兴核心通道。随着 2025 年封关运作进入倒计时,自贸港的政策红利持续释放,吸引了大量酒业头部企业布局投资。借助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等国家级平台,白酒企业实现 “买全球、卖全球” 的双向布局,既引入国际优质资源,又将中国白酒推向更广阔的全球市场。
区域自贸协定的落地生效更带来实质性利好。在 RCEP 框架下,四川白酒企业借助经核准出口商制度,可自主出具原产地声明,大幅提升通关效率、降低贸易成本。统计数据显示,2024 年前 11 个月,四川白酒出口额同比激增 103.2%,创下近年新高,充分印证了政策红利对白酒出口的拉动作用。
产品标准升级:合规化与品牌曝光双轮驱动
面对国际市场的多元化需求,白酒企业加速推进产品升级与标准对接。为确保产品顺利进入海外市场,企业严格落实出口备案、申报前监管等全流程管控,主动对标进口国法规标准,在食品安全、标签规范等方面实现与国际接轨,为白酒出口筑牢质量防线。
品牌国际化传播方面,企业积极借力国际顶级赛事提升曝光度。汾酒、泸州老窖等企业通过赞助澳网、奥运会等全球影响力赛事,将品牌标识植入国际顶级体育场景,借助赛事的全球传播力提升中国白酒的国际认知度,推动品牌形象向年轻化、国际化转型。广东九江双蒸等米酒企业围绕海外华人进行创意个性化营销,水井坊,西凤,董酒,洋河也将在2026年启动海外市场的布局。我们拭目以待白酒出海的成功之道。


市场策略优化:标准制定与产业集群协同发力
针对国际市场拓展中的共性问题,企业积极呼吁行业协同与政策支持。古井集团等企业提出,应加快制定白酒出口统一标准,规范产品质量、包装标识等关键环节,推动中国白酒参与国际酒饮规则制定,从 “被动适应” 转向 “主动引领”,提升在全球酒饮市场的话语权。
产业集群建设成为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路径。山西汾酒等企业依托 “六大世界级烈酒产区” 的产业优势,通过集群化发展整合产业链资源,强化产区品牌影响力,以 “产区背书 + 企业联动” 的模式抱团出海,形成规模化、集约化的国际市场开拓合力,进一步提升中国白酒的全球竞争力。
业内人士表示,中国白酒国际化已进入 “文化赋能、政策加持、产品升级、集群发力” 的新阶段。随着各项举措的深入推进,中国白酒有望在全球烈酒市场占据更重要的地位,成为中国文化 “走出去” 的重要名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