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
香港+852-23668288
大陆+86-13802512911

新闻线索 商务合作请联系:
hkctct@gmail.com
联系
我们
下载
APP
返回
顶部

修改密码

吕国英:万千金银非足惜
  • 2025-09-03 14:03:16
  • 作者:艾 慧
  •    

v

万千金银非足惜

——吕国英哲慧诗章鉴赏(526

 

 

万千金银非足惜,一鉴人格无衡计。

九州海岳尚可倾,半言即诺终不移。

2021.06.27

 

金石之诺与人格之鉴

——吕国英哲诗《万千金银非足惜》赏析

 

吕国英先生这首作于2021年的四句哲诗,以金石般的语言铸就了一座人格精神的丰碑。全诗仅二十八字,却构建起物质与精神、时空与承诺的多维辩证空间,令人回味无穷。

 

首句“万千金银非足惜”以夸张笔法拉开价值序列的序幕。“万千”极言物质之丰,“非足惜”三字斩钉截铁,确立诗人超越世俗价值的精神取向。这种对物质财富的淡漠,令人想起孔子“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的生命态度,为全诗奠定了超凡脱俗的基调。

 

次句“一鉴人格无衡计”转入精神层面的观照。“一鉴”与“万千”形成精妙对仗,在数量级对比中凸显人格的独一无二。“无衡计”三字尤具哲学深度,既暗示人格无法用世俗标准量化,又暗合康德“人是目的而非手段”的哲学命题,将人格价值提升到超越计量范畴的绝对高度。

 

第三句“九州海岳尚可倾”突然荡开笔墨,以地理意象构建宏阔时空。“九州海岳”象征亘古永恒的自然伟力,“尚可倾”却颠覆常理,暗含《淮南子》中“天柱折,地维绝”的洪荒意象。这种对稳固性的解构,为末句的承诺主题铺设出震撼人心的背景板。

 

结句“半言即诺终不移”如定海神针,在全诗的动荡中确立不移的精神坐标。“半言”与“九州”形成微观与宏观的惊人对比,极言承诺之轻与承诺之重的辩证关系。这种“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的反向书写,既承接老子“轻诺必寡信”的智慧,又反向诠释了“一诺千金”的精神重量。

 

这首诗在艺术上深得中国古典哲诗精粹:四言句式简劲如钟鼎铭文,平行对仗中暗含转折递进;意象选择上从金银到海岳,从物质到自然,最终聚焦于言语承诺,完成从宏观到微观的哲学观照。更可贵的是,诗人将现代人格理念融入传统诗形,使古典形式焕发当代思考。

 

在诚信危机频现的当代社会,吕国英这首诗不啻为一剂精神良药。它提醒我们:当整个世界都可能倾覆之时,唯有存于方寸之间的人格承诺,才是人类最后的精神锚点。这种超越时空的价值思考,正是哲诗应有的深度与温度。

 

吕国英 简介

吕国英.png 


吕国英,文艺理论、艺术批评家,文化学者、诗人、狂草书法家,原解放军报社文化部主任、中华时报艺术总监,央泽华安智库高级研究员,创立“气墨灵象”美学新理论,建构“哲慧”新诗派,提出“书象·灵草”新命题,抽象精粹牛文化。出版专著多部、原创学术论文多篇,撰写哲慧诗章两千余首。

主要著作:《“气墨灵象”艺术论》《大艺立三极》《未来艺术之路》《吕国英哲慧诗章》《CHINA奇人》《陶艺狂人》《神雕》《国学千载“牛”纵横》《中国牛文化千字文》《新闻“内幕”》《艺术,从“完美”到“自由”》。

主要立论:“灵象”是“象”的远方;“气墨”是“墨”的未来;“气墨”“灵象”形质一体、互为形式内容;“艺法灵象”揭示艺术终极规律;美是“气墨灵象”;“气墨灵象”超验之美;“书象”由“象”;书美“通象”;“灵草”是狂草的远方;诗贵哲慧润灵悟。

 



相关推荐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