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
香港+852-23668288
大陆+86-13802512911

新闻线索 商务合作请联系:
hkctct@gmail.com
联系
我们
下载
APP
返回
顶部

修改密码

莫言王振「墨影同行」双人展香江破界启帷 「放宽心·喫茶去」共铸文墨新境
  • 2025-10-19 09:51:08
  • 作者:中时
  •    

(中华时报讯)香港,20251018—— 香港中央图书馆今日迎来一场颠覆传统的艺术涅槃。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与书法大家王振的「放宽心·喫茶去」书法摄影双人展,在光涛墨浪间盛大启幕。当中华时报传媒集团主席、香港美术学院院长曾晓辉教授踏入展厅,目光触及那些悬浮于光帷里的翰墨精魄时,不禁驻足惊叹:「此非展览,实乃千年笔墨借科技羽翼浴火重生!」

DSCF8924-2048x1365.jpg

莫言(左)香港中文大学前校长金耀基(中)王振(右)给观众导览作品

面对灯箱书影矩阵——墨迹与摄影在透光介质中如云涛舒卷,枯笔飞白幻作峰壑间的流岚——曾晓辉即席挥毫七律,以诗刃剖开艺术革新的核心:

《光墨涅槃》

双峰照见古今魂,灯幕翻成星汉门。

丈壑量天胸次涌,崩云坠石笔端存。

茶烟散作千秋境,墨魄熔为万象根。

欲问破陈何所恃?光涛墨浪共朝昏。

「诸君且看!」曾晓辉指向灯箱中游走的墨韵:「当《张迁碑》的浑厚透过光影与莫言《红高粱》的炽烈对话,当王振的金石笔意化作投射观众掌心的流云——水墨终在廿一世纪寻回呼吸的律动。」这首镌于玄铁诗屏的惊世之作,巍然立于展厅光瀑入口,成为观者踏入艺术异境的首道星门。

文墨共生·光影革命

展览以「文墨共生」为轴,精炼莫言、王振六载同行淬鍊的80组力作。透过二人踏遍山河「以步履丈量乾坤,以笔墨书写心魂」的实践,熔铸文学与视觉艺术的深层对话(展期至113日)。

革命性采用光透书影术:墨色层次在特制灯膜间呼吸起伏,线条于光影透视中显现律动筋络。此举彻底颠覆纸本展陈范式,令现代观众亲睹毛笔在光帷中吞吐气韵的奇观。

赤诚创作译码

开幕礼由中国文联副主席潘鲁生、香港大学协理副校长邓希炜、香港中文大学前校长金耀基等主礼。现场纪录片首曝二人「极简团队+科技赋能」的创作秘辛。

WhatsApp-圖片儲存時間2025-10-19,08.53.06_ccaa8110.jpg

开幕礼由中国文联副主席潘鲁生、香港大学协理副校长邓希炜、香港中文大学前校长金耀基教授等主礼。

莫言剖白习书艰辛:「初执笔较农耕锄地更耗心力!」为挣脱钢笔字习性,他强迫左手挥毫三载。展品精选自2019年与王振共创的「两块砖墨讯」公众号,从270余期创作中淬取菁华。

WhatsApp-圖片儲存時間2025-10-19,08.53.09_32579f15.jpgWhatsApp-圖片儲存時間2025-10-19,08.53.09_32579f15.jpg

香港中文大学前校长金耀基教授

金耀基教授慨叹:「莫言书法刚劲中隐现柔韧气韵,成就罕见的美学纯度。此展正是解锁两位艺术家精神宇宙的密钥。」

山河行脚·苍生入墨

WhatsApp-圖片儲存時間2025-10-19,08.53.07_5181c797.jpg

「中国国家公园」题署者王振致辞

「中国国家公园」题署者王振,总结六载创作时直言:「遇空地即书,见奇石必刻。」更首度透露:莫言持续救治先天性心脏病童,个人善款累逾千万港元。

二人足迹纵贯极地雪原呵气融冰作书,横跨非洲沙岸枯枝画沙为碑。始终践行「即兴赋诗-挥毫入墨」的文墨共生哲学,传递「茶盏倾空,天地自宽」的生命境界。

展厅灵光巡礼

《香江万福》(莫言三米巨幅开卷)引渡观者入境

– 《扶杖雪行图》十米影像长卷凝刻-40℃极地执笔,题署「人终需怀抱精神」

– 《云龙幻墨》无人机摄影与莫言狂草同频共振

– 《豹隐东非》等手机摄影力证「众生皆可为创世者」宣言

余墨荡魄

WhatsApp-圖片儲存時間2025-10-19,08.53.08_e0d02ed5.jpg

莫言即书「金口玉言」致献金耀基

WCC01278-1-2048x1365.jpg

开幕尾声,莫言即书「金口玉言」致献金耀基,王振以「茶禅不二」呼应展题。三幅即兴墨宝将于闭幕周特设「喫茶墨阵」压轴展出。

破界坐标

 题:放宽心·喫茶去——莫言王振文墨共生展

 序:即日起至2023113

 域:香港中央图书馆一楼艺术圣殿

(摄影:王丽雯)

 

相关推荐